欢迎访问今日时报!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群众来信 > 打假维权

今日时报

“315”,真能成为打假维权的利器吗?

发布时间: 2016-05-26 14:09头条
抱歉,央视的“3.15晚会”我没来得及认真看完全程,因为我忙着到“饿了么”、“车易拍”等公司的官方微博下面“签到打卡”;然后又在网上以“忧国忧民”的心态帮...

  抱歉,央视的“3.15晚会”我没来得及认真看完全程,因为我忙着到“饿了么”、“车易拍”等公司的官方微博下面“签到打卡”;然后又在网上以“忧国忧民”的心态帮这些被央视“吊打”的企业写了几篇公文模板;紧接着我看了度娘的百科有没有及时更新;哦,对了,我还抽空去了隔壁的“美团外卖”、“百度外卖”,还有去年的被曝光的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,在官博里祝贺他们今年“躲过一劫”。

  

  这是我的“3.15”,没有愤世嫉俗地给各大媒体打投诉电话,没有兴致勃勃地在电视机前观看这台影响力赶超春晚的维权“盛会”,也没有为自己曾经在黑心商店里吃过的亏犯过的傻而痛心不已。我不过是点了一份外卖,上了一会儿网,看了一会儿新闻。

  因为我知道,这一轮的曝光,很快就会被新一轮的“议程设置”掩盖过去,政府的打假力度会逐渐减弱,媒体的关注焦点会逐渐转移,公众的参与热情会日益衰减。而我能做的,不过是跟着一票网友当键盘侠,凑一会儿热闹,过一会儿嘴瘾。

  等到回忆起来才发现,这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二而已。

  只是为什么,一个本该象征着全民行动,共同维权的日子,却渐渐成为了段子手们新一轮的作品素材,众人隔岸观火的笑料,以及考验各大商家公关能力的“攻坚战”?

  集中式的披露报道到底有没有用?

  从发挥舆论监督职能来看,央视每年举办的“3.15”晚会的确功不可没。它将黑心商家在阴暗逼仄之处的所作所为大胆置于阳光之下,让相关政府部门拨开云雾,也让社会大众得以警醒。

  但是,,从1991年开始,“3.15晚会”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,不出意外的话,明年仍将继续。可是,我们的消费环境却越来越差,那不禁要问了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

  对于媒体来说,”3.15”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必选课题。为了给这一天造势,不少媒体会提前开通消费者曝光、投诉热线,然后按照惯例采访调查编写稿件,完成任务一如央视晚会。

  但许多业内人士不免质疑,为什么内容都积攒到315这一天报道出来,而不是“发现一起报道一起”。对于任何一则新闻来说,时效性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点,失去了时间优势的报道,不仅会大大降低新闻的价值,更会给黑心商家可乘之机,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
  如此集中式的报道,积攒多日只为“3.15”这一天的一鸣惊人,让人不免想到了中国人无法摆脱的仪式感。

  我们好像常常需要仪式感来表达内心的庄重与情感。比如我们身披婚纱,表明决定相守;比如我们觥筹交错,表示要告别曾经;再比如我们远赴他乡,来标榜寻找自己。当然,这些仪式都无可厚非。但是,一旦给维权附上一层仪式感,就少了些真诚,多了些作秀与跟风的意味。

  媒体履行监督职能是职责所在,但是这种有意识地集中监督,已逐渐失去了新闻的功能,在无形中成为了一种展出与炫耀,仿佛在说:“瞧,我们发现了这么多黑心商贩。好了,今天,我们要帮助大家维权了!”

  只是维权,又岂止是这一天。

  虎头蛇尾有何意趣?

  政府关注“3.15”,释放出坚决打击黑心商家,维护公民合法权利的信号;媒体关注“3.1”,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公众的平台去曝光、去重视,从而唤醒公民的安全意识;

  只是也有人想问,然后呢?“3.15”过去了,然后呢?

 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过去几年央视在“3.15”晚会上所曝光商家的目前情况。

  2015年3月15日,中国移动被曝出卖用户的隐私信息,成为诈骗电话幕后推手。而现在,移动用户每天仍能接到数不清的诈骗电话,垃圾短信;

  2014年3月15日,杭州广琪被爆进口过期食品。但如今因食品不健康而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仍时有发生;

  2013年3月15日,苹果公司被爆售后服务涉嫌歧视。而在三年后的现在,歧视情况依然存在,但民众抢购苹果的热潮却从未终止……

  像这样只见神龙首不见神龙尾,前期重视,后面不了了之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。

  今年,央视继续着这一场任务明确的“批斗大会”。在这场仪式感十足的曝光晚会上,“饿了么”被首当其冲曝光包庇黑心电商,车易拍被揭露赚取卖家买家之间的高额价格差,北口义齿被指用废钢料制假牙,手机APP、公共免费WIFI也被指出有侵权行为。

  只是我们不知道,这些会不会又只成为企业的阵痛。在经过公关手段和时间的掩饰之后,问题真的会消失吗?

  企业在被曝光之后,黑心真的变红了吗;“3.15”会不会只是成为一段短暂的“阵痛期”;相关涉事人员是否受到了法律的制裁;类似的情况只是发生在个别企业中吗;政府能公正廉明秉公执法吗;媒体是否有持续进行关注;公众的维权意识又是否落实到了每一天?

  “3.15”不该只是媒体一日的选题,央视晚会的素材。打假维权,任重而道远。

  (图片来源网络)

  

  关注微信号:pgywxy(长按字母即可复制)